第四季度组件出货量有望上涨2013年第四季度,昱辉阳光预计其光伏组件出货量将再次上涨至490-510MW,但是硅片出货量将有所下滑。
面对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些早已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并不敢贸然复产,而一些上市企业出于业绩的压力,正在选择剥离和退出这个行业,我国多晶硅产业已命悬一线。2012年9月17日,我国商务部正式收到江苏中能、江西赛维LDK、洛阳中硅和重庆大全新能源代表国内多晶硅产业提交的书面申请,申请人请求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补贴调查,并将该调查与2012年7月20日商务部已发起的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调查进行合并调查,累积评估上述3国(地区)出口被调查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影响。
7月4日,原定于当天发布的中国对欧盟多晶硅双反初裁结果最终没有公布。自2013年7月24日起,相关美韩企业将以保证金的形式缴纳临时反倾销税。2013年5月,美国多晶硅进口均价仅为13.2美元/kg,大幅低于韩国的19.2美元/kg与德国的19.9美元/kg,而在征收差异化的税率之后,美韩多晶硅进口价格基本相同。11月1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鉴于本案情况较为特殊和复杂,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一案调查期限延长6个月,即截止日期为2014年5月1日。美国企业的税率为53.3%-57%,大部分韩国企业税率为12.3%,巨头OCI仅为2.4%。
2013年2月20日,原定于当日公布的初裁结果被推后。2013年以来,美、韩、德三国多晶硅进口量合计占比超过85%,其中美国占比约33%。第二,在异议期间,迅速组织团队对于案件作出应对。
再次,替代国的相应产业政策应当和中国相同或相似。第三,申诉可选方式单一。因此,国内的生产企业很难找到充分确实的证据来证明自己价格的合理性。这样选择的话,很多国家会被排除在外。
从本案中我们可以得出,如果我们据理力争,欧盟是会改变他们做出的替代国选择的。综上所述,我国的反倾销策略以前多集中在力争使欧盟承认中国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方面,而不是替代国选择方面,这使得我国的反倾销政策在受到欧盟的反倾销调查时办法不多。
一般是在异议期内找到一家国外同类企业,让这个企业提交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证明,然后比较中国国内企业的价格和外国同类企业的差别,最终得到一个倾销幅度的判断。其次,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都比较低,所以造成我们的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偏低。对这样的规定,我们的企业除了在平时应当做好准备应诉的工作,比如对国外同行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做详细调查、研究、备案,以使我们在遇到这样的反倾销案件的时候能够及时提交证据。作为一项世贸规则中的重点内容,中国企业必须要积极利用规则,在对外贸易中受到不公平对待时,能够有效利用替代国价格制度,促使美国、欧盟按照客观现实,选择有利于中国的替代国。
欧盟的替代国选择标准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异议期比较短。最后,在确认是否采用替代国制度的前提条件中,包括受到反倾销调查的国家提交证据证明这一重要环节。而在企业内部,也应当建立相关风险控制部门专门负责此类工作,这样在第一时间企业内部就有相应部门按照相应程序处理此事。以中国出口欧盟遭到反倾销调查的钢丝绳案为例,我国在被起诉的第八天获悉,欧盟准备提出以挪威作为替代国来计算我国钢丝绳产品的正常价值,我国企业很快提出抗辩,要求以印度作为替代国。
实际上,欧盟采用的不是替代国的方法,而是替代工业部门的做法。欧盟在综合考虑原告所提交的证据和理由的前提下,欧洲法院于1991年10月判决本案参照国选择不当,违反欧盟反倾销法规对参照国的选择,宣布终裁征税无效。
而且根据欧盟反倾销法的规定,对选择替代国的异议在立案公告后10天内提出。欧洲主要进口商德国的诺乐公司向欧洲法院起诉,指控该反倾销税不合法,理由是参照国选择不当,导致正常价值认定不对。
在选择时,着重考虑下列重要因素:①存在相同产品;②制造工艺和技术以及生产标准的相同性;③价格水平的可靠性;④行政管理的便利性。针对以上的三个特点,我们的国内涉案企业应当在应对反倾销调查时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及时全面理解欧盟针对反倾销而做出的立案决议。而替代国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企业欧盟、美国等国家是否征收反倾销税及税率大小。我们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应当及时作出反应,对欧盟的立案材料详尽分析,仔细审阅,找到内容上不当和错误的地方,再加以反驳。根据这些因素,企业必须要有全面准确的原料来源、销售市场以及相关税费的数据,才能充分说服欧委会同意我们建议的替代国。而国外同类企业,因为事不关己,也因商业机密,往往不会愿意配合国内企业的提交价格的请求,所以导致我国的国内企业不能在十天的异议期内找到合适的替代国,导致欧盟最终选择一个我们不得不接受的替代国,而最终得出的倾销幅度非常大
近日气温骤降,可对于合肥光伏企业来说却是暖意融融,不少企业订单都排到了明年,不得不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尽全力满足客户需求。鱼虾养殖获得经济效益,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上网又是一笔可观收入,这是位于庐江县白湖镇渔光互补电站示范基地建成运行后将呈现的景象。
应用触角越伸越广去年,在光伏产业发展遭遇寒冬时,合肥市带领企业闯荡西部开发市场,通过加强与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合作,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今年,应用的触角越伸越广,屋顶工业电站、家庭光伏电站、光伏扶贫下乡、高新区分布式示范区32MW项目光伏应用之花遍开各个领域。记者了解到,这个由合肥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庐江县合作的渔光互补项目,一期20MW已经全部建成,正在推进并网发电。
投产的底气来源于手中的订单,投产当天,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通威与国内外光伏企业有合作,到12月底的销售订单已经全部签订。渔光互补顾名思义是将渔业养殖和光伏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了水面资源优势进行养殖,另一方面发展光伏应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和谐美景。
去年,在光伏产业市场环境严峻的情况下,合肥市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达8GW,产值122亿元;而今年1~10月,合肥市光伏产业产值118.3亿元,同比增长15.4%。而在高新区,将太阳能光伏和建筑融为一体的新模式也正在进行尝试。光伏应用的推进还在深入。而现在,订单已经延续到明年。
像瓦埠湖、黄陂湖等都是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很好的资源,现在不少企业都在积极寻找这样的地面准备建设光伏电站。市经信委电子信息及软件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创新模式引领需求厚实的水泥墩上,灰色的太阳能电池板伸展双臂拥抱太阳;在太阳能电池板下,螃蟹、鱼虾在水中尽情嬉戏。市经信委电子信息及软件处负责人还透露说,明年合肥市不仅将加大对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等太阳能资源丰厚地区的光伏市场开发,还计划将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带领企业开发国外资源。
寒冬已过订单增多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合肥光伏产业历经寒冬后迎来了阵阵暖风,复苏的信号萌动在这片热土上。赛维的复产是合肥光伏产业复苏的一个信号,而多家光伏企业的满产、增产则宣告着合肥光伏产业进入全面复苏。
此外,大棚光伏电站、环巢湖大道太阳能景观路灯、电动汽车太阳能充电桩、三不示范小区等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一组数据的对比也印证了光伏产业不断向好的态势。在全国光伏产业大洗牌的背景下,合肥光伏产业也经历了市场的狂风暴雨,但经历洗礼后的光伏产业愈加坚强也更具发展活力。海润光伏原有16条生产线,现在另外9条生产线也准备建设安装;晶澳太阳能现有500MW生产能力,明年计划扩产到1.9GW生产能力;阳光电源今年出货量预计能达到3GW,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这种名为建筑光伏蜂窝模块的产品是将光伏发电、建筑装饰、节能保温、防火和防水等多种功能集成融合的新型标准建筑材料,可替代屋顶或墙体的保温层、防水层、装饰层等材料,更重要的是由于集合了光伏发电的功能,用这种材料搭建的房屋将能实现自发电。目前,企业复苏步伐加快,光伏应用频出新意。
渔光互补立体式空间开发带来的效益也相当可观,公司现场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项目建设规模为50MW,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量26435MWh。9月,四川通威集团以8.7亿元的价格接盘合肥赛维LDK;11月18日,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正式在合肥高新区投产
今后,积水化学和产综研将确立该产品的量产技术,并考虑将其应用于积水化学的产品,同时,为了向多种用途推广,还将广泛招募业务合作伙伴,目标是在2015年投放到太阳能电池市场。能够实现低成本、薄型、轻量、大面积的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生产。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如坐春风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